我國合金產業得到迅猛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國產化水平
更新時間:2017-07-29 關注:1791
近10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鑄造業也得到迅猛發展,2009年全國鑄件總產量為3530萬噸,連續10年居世界首位,以平均每年10.9%的速度增加,從業人員約200萬人。“十一五”期間,鑄造行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大型鑄件、關鍵基礎件等配套產品的技術水平獲得重大突破,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依托國家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堅持自主開發與引進消化吸收相結合,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為能源、電力、鋼鐵、船舶、軌道交通、機床、航空航天及汽車等國家支柱性產業提供大型、高端關鍵鑄件;充分發揮產、學、研聯合優勢,倡導創建產業戰略聯盟,攻克關鍵技術難點,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國產化水平。
“十二五”期間,鑄造業在巨大市場需求的刺激下,仍將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由于鑄造機械產品的技術水平仍然與市場需求差距較大,使行業的發展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擴展空間,為鑄造機械行業的快速增長帶來機遇。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節能減排、高端裝備制造是未來5年機械工業,尤其是熱加工行業發展,也是目前的熱點話題。
目前我國各個地區都在大力發展新型鋁合金材料產業,各個鋁合金建造項目、產業園等紛紛建立,這看起來我國的鋁合金產業發展貌似很樂觀,我國目前的鋁合金企業的業績仍然不容樂觀。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國內市場上對鋁合金材料的需求太少,許多鋁合金企業的庫存較高,另外一方面,我國的鋁合金精深加工工藝尚不成熟,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加之在海外市場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打擊,總體來講,我國目前的鑄造鋁合金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著困境。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急速擴張,汽車零部件加工的切削工具的需求不斷增大,中國鋼鐵、交通、建筑等領域對硬質合金的需求也愈發旺盛。在國外硬質合金跨國公司的戰略圖景中,中國市場已經悄然由配角變為主角。
-
上一篇:中國模具企業刀具費用占總成本低
-
下一篇:國家發改委:深化改革 擴大內需